螺桿壓縮機維修后如何進行調試?
作者:小編 瀏覽量: 來源:網絡 時間:2024-12-20 15:54:40
螺桿壓縮機維修后的調試步驟如下:調試前的檢查電氣系統檢查:用萬用表檢查壓縮機的供電線路,確保接線正確、無松動、無短路,接地良好,對地絕緣電阻大于 2MΩ。同時檢
螺桿壓縮機維修后的調試步驟如下:
- 電氣系統檢查:用萬用表檢查壓縮機的供電線路,確保接線正確、無松動、無短路,接地良好,對地絕緣電阻大于 2MΩ。同時檢查電源電壓是否正常,是否與壓縮機的額定電壓相符,相序是否正確3 。
- 機械部件檢查:檢查壓縮機的安裝是否牢固,地腳螺栓有無松動。手動盤動壓縮機的聯軸器或皮帶輪,檢查轉動是否靈活,有無卡澀或異常阻力。檢查壓縮機內部的各個部件,如轉子、軸承、密封件等,是否安裝正確,有無松動、磨損或損壞等情況2 。
- 制冷系統檢查:檢查制冷系統中的各處閥門,如排氣截止閥、吸氣截止閥、冷凝器出口處角閥等,是否處于正常的開啟狀態。檢查制冷劑的充注量是否符合要求,有無泄漏現象。若發現制冷劑不足,應先找出泄漏點并修復,然后按規定充注制冷劑3.
- 潤滑系統檢查:檢查壓縮機內油位是否正常,一般應在視鏡的中部位置。檢查潤滑油的油溫是否達到啟動要求,通常潤滑油溫度需達到 23℃以上才可運轉。同時,檢查油質是否良好,若油質變差,應及時更換3.
- 冷卻系統檢查:檢查冷卻水管路是否連接正確,有無泄漏現象。打開冷凝器的冷卻水閥門和蒸發器的冷水閥門,檢查冷水和冷卻水的流量是否符合廠方要求,水側的壓力表和溫度計的連接是否正確3.
- 控制系統檢查:檢查電控系統的各個元件,如控制器、傳感器、繼電器、接觸器等,是否工作正常。對主要電控系統可做模擬動作檢測,即機組主機不通電,控制系統通電,然后通過機組內部設定,對機組的電控系統進行檢測,查看組件是否運行正常.
- 首次啟動:在完成上述檢查后,可進行首次啟動。啟動時應先開循環水泵,再開冷卻水泵,使冷水和冷卻水系統均循環起來。然后按下壓縮機的啟動按鈕,觀察壓縮機的啟動過程是否正常,如啟動電流是否在規定范圍內,有無異常噪音和振動等3.
- 運行參數檢查:壓縮機啟動后,需檢查各項運行參數是否正常,包括吸氣壓力、排氣壓力、排氣溫度、油溫、電機運行電流等,應確保這些參數都在壓縮機的額定范圍之內。同時,檢查壓縮機的上下載機構是否正常工作,能量調節是否靈敏有效3.
- 轉向檢查:在壓縮機首次啟動或維修過程中涉及到電源接線更改時,需檢查壓縮機的轉向是否正確。若發現壓縮機反轉,應立即停機,切斷電源,將三相電中的任意兩根線對調后重新啟動13.
- 加載與卸載調試:根據實際需要,對壓縮機的加載和卸載參數進行調整和測試。設置卸載值時,應根據空壓機的額定壓力和用氣端所需的壓力結合確定,然后再設定加載值,兩者的壓差一般應為 0.1MPa-0.2MPa 之間,比例值應設在卸載值與加載值中間。在調試過程中,觀察壓縮機在加載和卸載過程中的運行情況,確保其平穩過渡,無異常波動14.
- 安全保護裝置檢查:檢查制冷系統中安裝的安全保護裝置,如高低壓保護裝置、冷水和冷卻水斷水流量開關、安全閥等,是否工作正常。可通過模擬相應的故障條件,如關閉冷卻水閥門、調整壓力繼電器的設定值等,來檢驗這些保護裝置是否能夠及時動作,起到保護作用.
- 溫度監測:在壓縮機穩定運行一段時間后,再次檢查各部位的溫度,如排氣溫度、油溫、電機溫度等,確保其在正常工作溫度范圍內,且無異常升溫現象。若溫度過高,應查找原因并及時處理,如檢查冷卻系統是否正常工作、潤滑油是否足夠、壓縮機是否過載等3.
- 振動與噪音監測:用振動儀和噪音儀等工具,對壓縮機的振動和噪音水平進行監測,其振動和噪音應符合壓縮機的技術要求和相關標準。若振動或噪音過大,應分析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,如檢查地腳螺栓是否松動、部件是否磨損、管道是否存在應力等3.
- 性能測試:可對壓縮機的制冷量、功耗等性能指標進行測試,以評估其維修后的性能是否恢復到正常水平。通過測量蒸發器和冷凝器的進出水溫度、流量等參數,結合壓縮機的運行參數,計算出制冷量和功耗,并與壓縮機的額定性能指標進行對比分析。
- 泄漏檢測:在壓縮機運行過程中,再次檢查制冷系統的密封性,可使用檢漏儀等工具,對系統中的各個連接部位、閥門、焊點等進行泄漏檢測,確保無制冷劑泄漏現象。
- 參數調整:根據調試過程中所測量和觀察到的各項參數,對壓縮機的運行參數進行最后的調整和優化,使其達到最佳的工作狀態。如調整壓力控制器的設定值、溫度控制器的保護值、能量調節的比例系數等14.
- 記錄與總結:對調試過程中的各項數據、參數、操作步驟以及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法等進行詳細記錄,建立調試檔案。同時,對調試結果進行總結和分析,評估維修和調試工作的質量,為今后的維護和保養提供參考依據1.
本文標簽: